全國咨詢熱線
15065520431【環球時報綜合報道】“歐洲人比誰都更忽視(中國鋼鐵傾銷),”11日,美國最大鋼鐵制造商“美國鋼廠”CEO朗齊在英國《金融時報》上撰文,對歐洲可能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表示不理解。在中國學者看來,動輒拿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說事兒,有政治訛詐的意味。
12日,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12日接受《環球時報》采訪時列舉了幾個數據:中國去年的鋼材出口達1.12億噸,這是破紀錄的,其中對歐盟的出口857.8萬噸,“但同時我們從歐盟進口121.2萬噸,基礎設施建設的鋼材,中國是很拿手的,可是建造航母、軍艦、重要設備等高檔鋼材還需從歐洲進口,這說明我們互有需求,不能只說中國出口。”他認為,中國與歐盟在鋼鐵產業上有互補性。因勞動力成本高,歐洲應把低檔次鋼材產業完全拋棄,但歐洲總還是要蓋樓修路,從中國進口低端鋼材符合歐洲的利益。
“長遠看,歐洲鋼企最大的生存希望在于科技創新”,“德國之聲”說,提高關稅等貿易保護性措施只能讓情況得到暫時緩解,而在創新領域,德國只領先中國5年。批評者多年來一直在警告,歐洲鋼鐵業萎縮不可避免。